第08版:综合商讯

PDF版阅读

上一版

共工新闻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下载

台商法律研究丨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历程与法律环境分析

2025-02-26

作者:林子涵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历程及与台商相关的部分法律法规。首先回顾台商的历史渊源,然后详细分析台商进入大陆的准入依据,包括立法背景和具体内容。接着,文章介绍了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关于台商的政策重点。最后,文章概述了大陆现有台商的规模,包括涉及领域、资产、数量和地域分布。本文的侧重点在于各项法律依据的介绍,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台商在大陆发展的法律视角。

关键词

台商;大陆;法律依据;政策;规模

一、台商的历史渊源

台商,即来自中国台湾省并进入大陆开展经营业务的商人,其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7年左右,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经济、文化交流也随之建立,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为两岸经济合作奠定基础。

随后,在双方的推动及努力下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台商开始大规模进入大陆市场。早期的台商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制鞋和电子产品组装等,这些产业在大陆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台商的投资领域逐渐扩大,涵盖了高科技、金融服务、房地产等多个行业。特别是在1990年代后期,随着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台商的投资规模和领域进一步扩展。台商不仅给大陆经济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国际市场网络,对大陆经济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一些挑战和调整。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台商的经营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台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和拓展内需市场,逐步恢复了增长势头。近年来,随着大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台商也在积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加大对高科技和绿色产业的投资力度。

总体而言,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和大陆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台商不仅为大陆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和转型。

二、台商进入大陆的准入依据

台商进入大陆的准入依据主要基于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其中最为基础的是《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这两部法律法规是台商进入大陆进行经营活动的法律基础,为这一群体在大陆的投资和经营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保障。

《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于1994年颁布,旨在鼓励和保护台湾同胞在大陆的投资。该法明确规定,台商在大陆投资享有与大陆企业同等的待遇,并享有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此外,该法还规定了台商投资的审批程序、投资形式、投资领域等内容,为台商进入大陆市场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指引。

而《实施细则》则进一步细化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的具体操作办法,包括投资项目的审批流程、投资权益的保护措施、争议解决机制等。例如,《实施细则》中规定,台商投资项目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但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审批程序应简化并加快办理。此外,《实施细则》还明确了台商在大陆投资的税收优惠、土地使用、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台商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法律指引。

除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为进一步优化台商的投资环境,相关配套规定也在进一步落实。例如,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明确提出,台商在大陆投资享有与外资企业同等的待遇,并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此外,各地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吸引和支持台商投资,主要包括广东、福建、江苏等地。

总体而言,台商进入大陆的准入依据不仅包括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还包括各地政府的配套政策。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和经营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也为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各地关于台商的政策重点

广东和福建两省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加之两省与台湾地区有较强的语言、宗教、文化和地缘联系,是台商投资最早也曾是投资最多的省区。据统计,在20世纪80年代,这两省的台资数额约占这一时期台湾投资大陆总额的 70%[1],且以福建居多;90年代广东超过福建成为台商投资的首选省份[2]。随后江苏省也开始吸引大量台商投资,且江苏是目前制定惠台政策和法律法规最多的大陆省份[3]

(一)广东省

广东省作为台商投资的重要区域之一,早期在投资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饮料以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领域,1998 年后转向电子零部件制造业、光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和电子产品[4]

1997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该办法是对《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进一步深化,吸引了大量台资企业的进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台资企业进入后遇到的实际问题,省政府又相继出台了《广东省支持港澳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加快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措施》、《广东省进一步支持台资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通过从加大财政支持、减免部分税费、简化审批手续、支持自主创新、加强金融服务、保障水电煤气供应、加强就业服务、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支持港澳台资企业在粤的持续发展。

为推动粤台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广东省政府组织开展了粤台经济技术贸易交流会,这已经是粤台合作的一大特色及亮点。每年都能受到许多台商的响应及参与。此外还设立了多个台商投资区,并建立专门的台商服务中心,为台商提供一站式服务,其中包括投资咨询、项目审批、法律服务支持等内容。

(二)福建省

福建的对台政策与其他省份不同,大部分省份均是以《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为基础,通过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方式细化台商在其省份的具体措施,而福建省则是以立法方式进行。

福建最早的涉台立法是在 1980 年《福建省县、社两级直接选举实施细则》中规定台湾同胞可以参加直接选举。1990 年通过的《福建省台湾同胞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和《福建省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是大陆最早的涉台专项法规。1994年的《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是全国第一部涉台配套性地方法规[5]

作为与台湾有着相同文化渊源的地区,福建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台商投资及台胞的引入,为台商提供了多种税收优惠政策,以降低其投资成本。例如,台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率为15%,低于一般企业的25%。此外,台商在福建投资的鼓励类项目还可以享受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同时福建省为台商提供了灵活的土地使用政策、金融服务支持、人才引进政策等等。积极推动台商参与自贸区的建设,为台商提供更加开放的投资平台。

为保障台商的合法权益,福建省设立了台商权益保护中心,允许台商参与地方立法,并为台商提供法律咨询、争议调解等服务。

(三)江苏省

江苏省也是台商投资的重要区域。江苏省政府出台了《江苏省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明确规定了台商在江苏投资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优惠等。同时

江苏省还设立了多个台商投资园区,例如昆山、苏州。园区的建立,为台商提供集中的投资平台。此外在昆山等地设立了台商子女学校、台资医院等,通过全方位的合作以保障台商工作、生活的各项权益。

总体而言,各地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为台商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些政策不仅涵盖了税收优惠、土地使用、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还通过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和投资园区,为台商提供自上而下的支持。

四、大陆现有台商规模

目前,大陆台商的规模庞大,涉及领域广泛,资产总额巨大,数量和地域分布也十分广泛。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大陆台商投资企业总数已超过10万家,累计投资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这些台商企业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金融业等多个领域,其中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投资最为集中[6]

在地域分布上,台商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江苏、上海、浙江等地。

在资产规模方面,台商企业的资产总额大,许多大型台商企业在大陆设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例如,台积电、鸿海精密、华硕电脑等知名台商企业在大陆的投资规模均超过数十亿美元。这些企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结论

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历程及其所处的法律环境,反映了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和大陆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

从历史渊源来看,台商自进入大陆,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高科技、金融服务等多领域的扩展。这一进程中,台商不仅为大陆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和转型。

在法律依据方面,《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为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和经营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保障,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台商提供了优渥的营商环境,使其权益有法可依。

在大陆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及两岸统一的必然趋势下,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前景仍旧可观。大陆政府应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台商投资。同时,台商也应坚持两岸一统的原则,积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力度,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法律服务机构也应关注这一群体在当下的需求,为其提供更合适、高效的法律服务。

 

林子涵

主任助理

宗帜律所“港澳台联络办公室秘书长”

姜来律师

宗帜律所专业委员会主任

 

  1. 段小梅:《台商投资大陆的区域特征及未来走向》,亚太经济,2006年第3期。 

  2. 张磊:《六省区对台合作措施的比较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4期。 

  3. 张磊:《六省区对台合作措施的比较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4期。 

  4. 张磊:《六省区对台合作措施的比较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4期。 

  5. http: / /www. chinataiwan. org /local /fujian /huitaizhengce /201111 /t20111104_2135330. htm,2011 - 11-04 

  6. 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406/25/WS667a5f7da3107cd55d2686fe.html 

© 承印:共工新闻•共工日报副刊 国际刊号:ISSN 3006-8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