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商讯

PDF版阅读

上一版

共工新闻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下载

上海工博士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正式挂牌启用 申小朋担任院长

2025-01-17 人民教育在线

近日,由上海市经信委指导,工博士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安全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技术协会等多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的上海工博士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正式获得上海市民政局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副会长申小朋担任上海工博士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研究院将深入开展人工智能新型工业化的研究,也标志着工博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即将开启崭新篇章。

IMG_256

IMG_257

人工智能是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对各行各业已显现出强大赋能作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技术创新快、应用渗透强、国际竞争激烈等特点,并加速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刻改变了产业模式和经济形态。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智能芯片、开发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IMG_258

新一代工博士AI免示教全自动焊接机器人

工博士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将深入开展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研发。通过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研究;人工智能产业标准研发、贯标评估、咨询培训、应用推广、合作交流,接受政府相关项目委托”等业务,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科技研发,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端全流程融合应用,提升研发、中试、生产、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智能化水平,推进人工智能试点示范,加快通用大模型在工业等重点领域部署,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新质生产力。

研究院“五项规划”

一、标准体系研究与推广

开展人工智能推进新型工业化健康发展的标准体系相关研究建设,配合市经信委等部门,聚焦质量规范、技术规程等多类标准,做好宣传、推广、评估等工作,着力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分类不清的标准化难题,助力产业沟通与要素交流,打破产业发展障碍。

二、双向赋能发展渠道构建

立足产业特点与需求,打造人工智能与新型工业化双向赋能发展新渠道,强化地方、行业、企业及院校协同创新,借助人工智能共性技术研发推动二者融合创新,提升人工智能通用化水平,降低工业化生产准入门槛,促进技术赋能应用转移。

三、“产学研用” 一体化创新体系建立

构建以产品为核心的 “产学研用” 一体化创新体系,推动新材料、智能制造在多个重点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加速研究成果落地转化以及产品迭代升级。

四、相关活动组织开展

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各类活动,涵盖产业领域技术培训、咨询、信息交流、会展服务、技术转移、产品推介等,定期举办创新发展论坛、讲座、研讨会等,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

五、承接政府委托项目

承接政府委托的研究咨询项目,为政府制定人工智能赋能产业领域的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提供可行性论证,并形成研究报告与政策建议。

 

© 承印:共工新闻•共工日报副刊 国际刊号:ISSN 3006-8959